昨日,有媒體透露,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正在積極研究“滬臺通”。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證監會首度證實正在研究備受市場關注的“滬臺通”,有望為臺股注入新資金。
與已經推出的“滬港通”類似,“滬臺通”允許兩岸投資人買賣上海交易所和臺灣證交所掛牌的股票。
姜洋在臺北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只要是兩岸交易所之間的合作,“我們都支持”。但支持的前提是,臺灣方面必須有意愿開通“滬臺通”。
臺灣證券投資人、深圳大金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丁元恒表示,臺灣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這兩年都在內部熱議開通“滬臺通”,因為這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中已經有規定。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臺灣近期陷入僵局,這個事情也給耽誤了。
丁元恒認為,不應過高估計“滬臺通”的影響,因為從去年開始,A股就已對臺灣居民開放了,一些投資者已來大陸開戶炒股。因此,相對而言,“滬臺通”對大陸股民更有利。
而在今年博鰲論壇上,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述德也曾提及“滬臺通”,甚至還提到“深臺通”,他在論壇上表示,從一個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多元化是必然趨勢。
目前,臺灣證券市場的體量在200億元左右,而大陸市場最近的日成交量超過10000億元。市場擔心,交易規模如此懸殊的兩個市場,是否存在融通和互動的可能?
李述德表示,這和市場體量的大小沒有關系,而和市場的質量有關系。“如果投資者到臺灣市場上能賺到錢,他們為什么不愿意去呢?”不過當時李述德稱,“滬臺通、深臺通,目前都還只是設想。”
受上述消息影響,昨日,券商板塊午后再度發力。截至收盤,板塊大漲6.04%,西部證券、海通證券漲停、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金證券、招商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等漲逾5%。
央視新聞客戶端11月10日消息,2016年11月10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受賄一案。庭審中,檢察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李量及其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充分發表了意見,李量進行了最后陳述,當庭表示認罪悔罪。
證監會官員在周一的保薦機構專題培訓會議上指出,企業再融資募集所得資金不鼓勵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并需詳細披露募集資金的實際投向。不允許房地產企業通過再融資對流動資金進行補充,募集資金只能用于房地產建設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償還銀行貸款。
市公司的并購重組開啟了全鏈條監管模式。
6人合謀控制多賬戶操縱股價 記者獲悉,證監會近日對黃信銘等6人合謀操縱首旅酒店、勁嘉股份、珠江啤酒股票價格一案調查、審理終結,操縱細節也隨之曝光。
1、證監會監管轉型 派出機構處罰案件提升 證監會此前已經授予全部派出機構行政處罰權,據發言人鄧舸介紹,2015年派出機構行政處罰結案98件,罰沒款5872.75萬元,其中信息披露違法案件20件, 內幕交易案 33件,超比例持股未披露案13件,短線交易案10件。
屢登富豪榜、被稱為西部最神秘富豪的闕文彬遭證監會立案稽查的消息終獲證實。2015年胡潤百富榜,闕文彬連續第八年蟬聯甘肅首富,個人財富已經增至200億,資產排名也上升至第101位。
據證監會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新三板場外意向買賣平臺的情況,證監會今日表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是掛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的唯一合法平臺,包括發布掛牌公司股票買賣意向信息,其他任何市場機構不得組織類似交易行為和買賣意向發布。
今日凌晨的瑞士達沃斯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接受了CNN記者Richard的短時訪談,他勇敢、直率地承認,熔斷機制“不是一個適合中國市場的決策”。
劉欽濤于2015年6月2日,在東方財富網股吧的“中國南車吧”發布關于“風險預警”的帖子,證監會最終責令劉欽濤改正,并處15萬元罰款。
上周,證監會終于出臺減持新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解禁潮”以及安撫市場此前的擔憂。
1月7日當晚,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聯合發布通知稱決定暫停實施制度熔斷機制。“經中國證監會同意,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決定于1月8日起暫停實施指數熔斷相關規定。”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證監會今日發布《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減持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證監會指出,《減持規定》出臺后將不會出現“減持潮”;引發市場大幅下跌的說法沒有根據,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審慎甄別。
《減持規定》顯示,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為落實《減持規定》,滬深交易所將于近期陸續出臺相關配套細則,為大股東依法、有序減持提供規范指引。
證監會今日發布完善新股發行制度相關規則,2016年1月1日起,新股發行將按照新的制度執行。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首次回應表示,目前證監會正會同銀監會、保監會對此事進行核實研判。此外,證監會昨天還集中發布了對6宗上市公司大股東違法案作出行政處罰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