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兼并重組,這一涉及國家經濟格局重大調整的消息,在一天的時間里幾乎演繹成輿情“羅生門”。
4月27日,有媒體援引權威人士的話稱,目前國資委確定了下一步的國企改革重點,央企將在分類基礎上進行大規模兼并重組,央企數量有望從目前的112家縮減至40家。隨后,央企合并概念在股市全線井噴,大象狂舞之中,滬指站穩4500點。當天,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公告否認整合傳聞。然而,27日下午權威媒體又編發了央企重組兼并的電文。傍晚,國資委出面回應稱,“央企大規模兼并”報道未向國資委核實,但對該消息的真偽沒有作出定性。至此,央企大規模兼并重組的消息仍未完全廓清,公眾和市場仍然是霧里看花,莫衷一是。
央企改革,是新一輪深化改革確定的重點方向。央企兼并重組,既有利于內部資源的優化整合,也為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發展混合經濟、混合所有制打開了大門。如此重大的改革舉措,不應在信息混沌的狀態中推進。一方面,市場化和透明化,是現代企業兼并重組的主要方式,這其中,既包括對企業資產、信用評估的透明化,也包括信息發布的透明化。越是透明,越能控制兼并重組的成本溢價,消除外部資本存在的疑慮,這是常識。當然,基于央企的資本構成、運作慣性,以及避免市場波動的考量,央企兼并重組或許有一套市場化和行政劃撥結合的實施方式。此前,稀土企業整合和南北車合并,就有這樣的特點。但即使如此,避免信息相互沖突,也應是起碼底線。在很大程度上,央企兼并重組的信息發布是否準確,折射出來的是推進相關改革的掌控力問題,因此,不能不慎重對待。
另一方面,央企兼并重組的消息盡可能準確,也是避免引發市場誤讀,形成投機套利空間的要求。央企上市公司有277家,總市值高達10萬億元。央企的任何重大變革,都會在股市形成震蕩。27日中石油和中石化雙雙漲停,顯然是要復制此前南北車合并消息確認后雙雙漲停的行情。但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漲停是在這兩家公司凈利迎來5年最大降幅的背景下出現的,股市表現與其實際運營情況明顯背離。鑒于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藍籌股中的權重,股市向有“兩桶油魔咒”之說。兩桶油因未得到證實的消息而帶動股指上漲,只會增加股市業已濃郁的投機心理,幫助機構投資者逃離中期頂部,套牢中小散戶資金,這顯然有違股市發展的初衷。
越是重大的改革消息,越應該有序發布。改革總會涉及利益的調整,并因此具有推進過程和前景的不確定性。輿情“羅生門”,只會起到模糊改革認識,增加改革成本的副作用。就此而言,央企兼并重組的霧里看花,給媒體、政策制定者、市場管理者和普通民眾,都是一次值得引起警覺的提醒。(徐立凡)
“兩桶油”的強勢行情或意味著市場短期整固需求增大。隨著央企改革的進行,概念股或將迎來上行高潮,建議重點關注。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布聲明稱,近日有媒體報道“中央企業將進行大規模兼并重組,數量或減至40家”。不少市場人士表示,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展開,由此帶來的央企兼并重組將是未來市場上非常重要的主題性投資機會。
今年一季度,中移動和中聯通等電信運營商不同程度出現了營收同比下滑的現象。23日,中國聯通發布了2015年一季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2015年一季度,中國聯通服務收入602.5億元,同比下降5.6%;凈利潤31.6億元,同比下降4.2%。
今年以來,截至4月27日,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86.68%,遠超上證綜指同期39.96%的漲幅。具體看來,相較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基金剔除了21只創業板股票,新進了92只創業板股票,對繼續持有的187只創業板股票,基金增持了其中114只,減持了73只。
在央企合并預期熱的背景下,國企改革刮起大風,“中字頭”股票在資金風口上熱舞。權重吸金熱,其他品種遭遇資金拋售,資金發力點過于單一,一旦出現震蕩,可能會引發資金快速退潮,市場將就勢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