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首屆中國品牌日活動在上海舉行,阿里巴巴作為唯一互聯網企業代表與海爾集團、中鐵集團等企業縱論中國品牌發展。過去20年,阿里巴巴見證和參與了中國利用互聯網換道超車的進程,不僅自身成長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同時作為平臺也幫助更多中國品牌打造新“中國名片”。
在這個不斷構建起的生態體系中,阿里巴巴推動了大量就業和創業的發生,激發了中國式創新,和眾多中國品牌一起走向世界上更大的舞臺。天貓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品牌在線上銷售占比已超7成,吸引到的核心人群正是代表品牌未來的年輕人。2017年,阿里巴巴合計納稅366億元,而帶動生態上下游企業的納稅額是這個數字的7倍。
可觀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背后,是阿里巴巴平臺上中國品牌近年越發出色的表現。就在2017年的天貓雙11上,出現了包括波司登、小米、李寧在內的167個成交破億的品牌。阿里巴巴讓日漸壯大的中國品牌,獲得新零售帶來的顯著回報。
一些中國品牌更借力線上線下融合的天貓新零售模式成功轉型。美的早在2000年就推出過洗碗機,但近年熱銷正是基于大數據分析對產品實現反向定制,成為從新零售到新制造的最佳證明。2017年一年美的洗碗機增長超過4倍,還和天貓一起走向了海外。海爾選擇天貓首發10KG直驅柔護洗衣機之前,雙方借助天貓大數據洞察消費趨勢,已經成功推出一款10KG大容量洗衣機,引領了行業升級。
阿里巴巴也為中國品牌帶來了更大的社會和文化價值。天貓新零售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東方潮牌重新定義潮流。化身中國潮牌的李寧在2018年初登上紐約時裝周,簡約自然的東方美中國風正重新成為時尚主流。僅過去1個月,中國有383個城市的90后購買了漢服,搜索中國風相關商品的用戶增長近15%。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天貓從2017年4月還專門推出了中國匠人項目。《舌尖上的中國3》開播僅4天,章丘鐵鍋在天貓上的銷量已經同比增長近6000倍。中國匠人和古老的中國手藝重新回歸到人們的生活中。
更多老字號成為新的網紅。登陸天貓的中華老字號如今已經超過1000個,半數品牌通過天貓走上了復興之路,更紛紛成為各省的納稅大戶。過去一年,購買老上海、老北京相關商品的人數增長超過50%。這些國貨也跟隨天貓新零售走出國門,進入到200多個國家。中華老字號一直高居澳新、歐美等華人集聚地區的熱搜榜,老干媽、馬應龍、永久、大白兔、張小泉、西泠印社、龍泉寶劍、華佗、云南白藥等成為搜索熱度最高的國貨品牌。過去一年,天貓國貨商家遠銷全球的商品增長到14萬,真正實現了“中國品牌,全球共享”。
天貓新零售也在改變全球的商業面貌。通過和天貓共建創新中心,基于阿里大數據的目標人群洞察模型和市場趨勢預測模型,包括美的、蒙牛、上海家化、伊利、百草味、可口可樂、寶潔、雅詩蘭黛在內的國內外超過300個品牌新品的孵化周期從18個月縮短為9個月。這讓它們能夠更好地適應和應對加速變化的商業世界。
這些中國品牌的故事才都剛剛開場。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說,未來10年,整個中國納稅最多的企業,就是今天使用好互聯網、使用好大數據高科技、完全挖掘消費需求和真正能服務行業的企業。隨著中國繼續深入地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的格局,阿里巴巴和中國品牌的共振效應會更強勁。
5月13日,在中國太保成立27周年當天,中國太保壽險在上海舉行2018年客戶服務節開幕儀式。中國太保集團總裁賀青、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錢仲華和相關領導、特邀外部媒體、上海和蘇州地區客戶代表、員工代表總計500余人現場參與。
5月10日,中國迎來了第二個“中國品牌日”,這是“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的里程碑。
一季度,人民幣升值了多少?貸款利率升了嗎?信貸流向實體經濟情況如何?未來,貨幣政策方向是否變化?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諸多問題,央行11日晚間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給出了答案。
中國自主品牌博覽會展示面積約2.5萬平方米,參展單位包括地方政府、中央企業、中介組織等50多家,各地參展單位還將遴選500余家知名品牌企業參展。
近年來,以華為、小米、OPPO、vivo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品牌在歐洲、東南亞等地區的銷售交出亮眼成績單,中國智能手機在海外“圈粉”無數。
26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開館儀式在瓊海潭門舉行。開館期間,該館推出《南海人文歷史陳列》《南海自然生態陳列》等多個展覽,向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獻禮。觀眾可以通過現場取票機獲取門票入館參觀。
第二屆絲綢之路旅游大會24日至26日在克羅地亞南部城市杜布羅夫尼克舉行。率團參會的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中航24日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中國與克羅地亞等東南歐國家在經貿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大有可為。
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里,中國建陶行業的發展,是一種內生式的發展模式。如今,這一局面正在逐漸被打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關鍵領域改革不斷提速,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擴大開放,中國有著“亂云飛渡仍從容”的定力。面對反全球化思潮和保護主義情緒升溫,中國始終不為外界所擾,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這一立場一以貫之,決心堅定不移。這樣的定力,源于對中國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源于對世界大勢的深刻把握。
16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告稱,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費收繳辦法》進行局部修訂。
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口總額從109億美元提高到1.87萬億美元,中國進口的年均增速為14%。在進口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大陸游客在境外消費額依舊很高,2016年達到2600多億美元,表明中國消費者對國際市場上特色優勢產品的需求較高。
金融擴大開放,將促進打造更加健康而富有效率的金融體系。競爭帶來壓力,壓力推動進步,通過開放,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金融業的效率提升、產業升級。金融擴大開放,將為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今天,這個中國最年輕的省30歲了!它的點滴變化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