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通過時很容易造成危險
該樓住戶擔心,墻拆后這里仍存安全隱患
昨日,洛陽“奇葩路”報道發出后,立即引起了洛陽市住建委等單位的重視。昨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該路段,看到道路中間的弧形墻上已經被噴上四個紅色的“拆”字,道路兩端也安裝了臨時性隔離石墩。
現場 |
路上安了隔離墩 弧形墻要拆
昨日下午,記者還沒走到現場,遠遠就看到了弧形墻體上紅色的“拆”字,在道路兩端,幾名工人正在石墩上涂著紅白相間的條形符,以提醒過往司機。有不少機動車自北駛來欲上此路,發現正在施工,紛紛繞行。
濱河路項目部安置部丁姓經理告訴記者,弧形墻體上的“拆”字是他們噴上的。昨日上午,洛陽市住建委相關人員到該路段進行了查看,要求他們先在該段道路兩端放置隔離石墩,進行暫時性限行,并對占據道路的弧形墻進行拆遷。
丁經理說,道路中間的弧形墻是他們今年國慶節前后修建的。“這是上級領導與住戶協商后的結果,我們只負責修建。”
回應 | 圍墻內綠地非個人擁有 政府會妥善解決問題
凱東路辦事處洛陽橋社區書記董磊告訴記者,在規劃濱河北路之初,8號樓原本要拆遷,但是業主與政府在賠付等方面存在一定分歧,所以一直沒有拆。洛陽橋社區一名工作人員說,8號樓是洛玻集團的家屬樓,之前在未修建濱河路之前,小區南側也就是修建弧形墻的位置有大片空地、綠地,這部分綠地屬于洛玻集團,非住戶個人所有。
記者在這條路上隨機采訪了多名市民,有市民認為,拆除弧形墻很好,可以恢復道路通暢,減少事故發生。一名許姓師傅說,前晚,一老太太自西向東途經此處,因看不到來車,還耳背,在墻角下被車撞了。“幸虧只是腿上被蹭破了皮,不嚴重。”也有市民認為,路修得這么好,卻不讓走機動車,很浪費,光靠堵解決不了問題。
對此,洛陽市住建委一張姓科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放置水泥墩是為了阻止機動車通過,也避免給小區住戶產生噪音污染,此緊急通道只有在緊急狀況下才會使用。關于此事,住建委會和住戶協商之后妥善解決。
聲音 | 墻拆了 仍存安全隱患
在九都新村小區,記者見到了距離弧形墻最近的8號樓一樓住戶董女士。她說,當初修路時,圍墻是濱河路施工方修的,如按照原定路線修建,道路會直接修到她家窗戶下,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對此,有關領導多次與她進行協商。
“當時他們說濱河路地下通道北側輔道是應急通道,不會過機動車。但后來修成后,一直在過機動車,噪音非常大。后來修了圍墻以后,很多人往墻內扔磚頭、垃圾。”董女士說,她們一家為此非常苦惱。
面對圍墻上新噴的“拆”字,董女士氣憤地說:“修的時候,你們不規劃好,現在又要拆,一旦拆了,我們的安全問題咋辦?”
住在同一棟樓3層的陸先生對這條路也很氣憤:“自從修了圍墻,就沒休息好過,司機路過,不停地按喇叭,一些機動車聲音特別大,根本就睡不著覺,現在就存有安全隱患。”
(記者 文喜洋 李曉波 文 李斐斐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