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陽市多措并舉打開新型城鎮化建設新局面
河南日報訊 近日,滎陽市廣武鎮唐垌新型農村社區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新社區的規劃中,游園、廣場、超市、圖書屋、衛生室、學校、幼兒園、便民服務中心等一應俱全。該村村民馬毛國喜滋滋地說:“在舊平房里住了大半輩子,真沒想到俺也能住上漂亮的樓房。”
今年以來,滎陽市從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全域路網、加快新型社區建設、提升產業集聚水平和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入手,打開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局面。目前,37個社區已開建,“5826”路網工程全域推進。
滎陽市充分發揮以網格化管理為載體的“堅持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優勢,始終堅持“三個不忘”,即不忘保證沿線群眾、企業正常生產生活,不忘特別關愛老、弱、病、殘等群體,不忘拆遷安全。同時,在社區規劃、選址、建設等方面,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發動群眾全程參與,努力保障群眾權益,確保“建一次房,管幾輩子”。
以搶抓季節機遇為關鍵點,全域推進交通道路建設。滎陽市以服務鄭州都市區建設為著力點,規劃全域41條、總里程350公里的“5826”路網工程。
以高效服務為切入點,穩妥推進新型社區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群眾才是真正的權益主體、決策主體和參與主體。為此,滎陽市堅持把尊重民意作為決策的
前提、工作的重要標準,組織村組干部、黨員、聯戶代表等進行溝通,達成統一意見。該市專門成立了全市新型社區項目評審領導小組,凡涉及道路拆遷村莊安置的新型社區項目,組織市直職能部門集中實施聯審聯批,提高了各項手續的辦理效率;定期召開新型社區建設工作例會,對項目推進中的各類問題,現場研究解決。
如何讓群眾既能住進新型社區又能致富?滎陽市以產城融合為支撐,規劃實施了河南滎陽產業集聚區、鄭州市新材料產業集聚區、鄭州市五龍產業集聚區。在距離城區和產業集聚區相對較遠的高村鄉、王村鎮、汜水鎮、高山鎮、劉河鎮、崔廟鎮、賈峪鎮等鄉鎮設置7個農民創業園。目前,滎陽產業集聚區已成功擴區,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商卡特彼勒集團注資四維機電,康達精密齒輪、少林汽車等5個項目即將入駐。鄭州市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已通過鄭州市組織的專家評審,首批簽約企業13家,總投資41億元。
滎陽市為確保新型城鎮化建設又好又快的推進,先后研究出臺了20多項配套政策,涉及拆遷補償、節約集約用地、資金運作、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同時,還專門制定了政府主導下的新型社區項目建設模式及運作模式指導意見,下發了減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行政事業性收費等相關費用的有關文件,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記者 馮劉克 通訊員 孫國強 申東興)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