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性艾滋病”感染者接受采訪。
一種被稱為“類艾滋病”的新病引發公眾及衛生部門的高度關注。這種新病已在泰國和臺灣地區出現。
這種新病和2009年被媒體廣泛報道的“陰性艾滋病”(恐艾人群)是不是一種病?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稱,所謂的“恐艾”或“陰性艾滋病”與類艾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類艾滋病患者有免疫功能受損的情況,而“陰性艾滋病”沒有。
兩種病是不是同一種病
“陰性艾滋病”非類艾滋病
一種被稱為“類艾滋病”的新病癥引發公眾以及衛生部門的關注。
8月下旬,國際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刊載由臺灣地區、泰國及美國等醫學研究人員的合力研究,確認全球出現一種新病癥,即類艾滋病。
據媒體報道,包括臺灣已確診的50多名患者在內,全球迄今已確診200多例。此類病人未感染艾滋病,但卻出現類似艾滋病的免疫力極度低下的癥狀。因患者至今全為亞裔黃種人,因此被命名為“亞洲新型免疫缺損癥”。
那自2009年被媒體廣泛報道的“陰性艾滋病”或“恐艾人群”是不是類艾滋病?兩者有什么關聯?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疾控部門已經做過相關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泰國和臺灣的類艾滋病患者中,雖然病因尚未明確,但有明顯的免疫功能受損的情況,既有臨床表現,也有實驗室特征,如皮膚明顯感染、臥床不起等。
不同的是,“恐艾”者們沒有任何免疫功能缺損的情況,“如果免疫系統缺損的話就很容易感染,比如各種細菌性和病毒性的感染,但這個群體在醫院做檢查時未發現任何異樣,對他們的免疫功能進行檢測也沒有發現任何損傷”。吳尊友稱,結果證明,所謂的“恐艾”或“陰性艾滋病”與類艾滋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