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任務全過程主要經歷5個關鍵飛控階段:分別是發射及入軌段;地月轉移段;環月段;動力下降段;月面工作段。這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劍透露的信息。
嫦娥三號發射升空前兩個小時,李劍在北京航天城記者見面會上說,嫦娥三號是中國最新研制的月球探測器,將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外天體軟著陸。
據知,探月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分三期實施,嫦娥三號任務實現的“落”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一步。
“從今天起到12月14日,我們將組織實施嫦娥三號發射入軌、地月轉移和環月段的飛控工作。”李劍說。
李劍說,2日凌晨1時30分,嫦娥三號將由長征三號乙改二型(CZ-3B/G2)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約1130秒,探測器與火箭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8萬公里地月轉移軌道。北京飛控中心將在發射段廈門站跟蹤期間,控制嫦娥三號探測器完成姿控管路排氣,器箭分離后,在遠望六號測量船跟蹤期間,嫦娥三號建立穩定飛行姿態,隨后展開著陸緩沖機構和太陽帆板。
李劍說,地月轉移段,嫦娥三號將實施1至3次修正,飛行約112小時到達距離月面高度100公里的近月點。在地月轉移期間,北京中心將擇機組織深空干涉測量試驗和三向測量精度驗證試驗。
李劍稱,探測器抵達近月點后,在北京中心控制下,計劃于12月6日,使用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實施一次近月制動,進入高度為100公里的環月圓軌道;環月軌道運行4天后,計劃于12月10日,地面控制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完成減速制動,進入近月點高度15公里、遠月點高度100公里的橢圓軌道;繼續運行4天后,探測器到達動力下降段起始位置,開始實施動力下降。
李劍介紹說,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巡視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在飛行過程中通過連接壓緊機構固定在一起,探測器軟著陸月面后,控制著陸器釋放巡視器,巡視器和著陸器開始互拍成像,控制兩器各自開展月面探測工作。(記者 歐陽開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