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15:18 來源: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2004年9月,拉薩市堆龍德慶縣一處開闊地上擺放著35個大箱子,不時有蜜蜂飛進飛出。這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在開展高原蜜蜂養殖技術越冬適應性試驗,當年獲得成功。從此,西藏告別了無蜜蜂養殖產業的歷史。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的專家們經過長期研究認為,由于西藏屬于高寒地區,冬季花源稀少,但是西藏地域遼闊,高海拔復雜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環境的多樣性,使蜜源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為發展養蜂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空間。經過長期研究和技術引進,初步研究出在高海拔低氣壓環境下蜂蜜加工技術,生產出獨特的高原蜂蜜。
近年來,西藏地區通過發展蜜蜂養殖主導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既解決了村級“無錢辦事”難題,又夯實了基層組織建設,帶動了貧困群眾穩定脫貧。通過科學技術人員與許多蜂蜜加工企業的探索,使高原蜂蜜產量不斷增加,蜂蜜品質和營養價值得到保障,優質的高原蜂蜜推動著蜂農的“甜蜜事業”。
圖為蜂農在蜂場檢查蜂箱攝影:張汝鋒
據工作人員介紹,西藏自治區在引進內地先進養蜂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對高海拔地區蜜蜂生物學、蜜蜂生態學、現代養蜂管理、蜂產品生產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與示范,研究出一整套高原養蜂技術。通過調查全區蜜源情況,確定了放蜂路線,培訓了一批蜂農,在拉薩、山南各形成一個蜜蜂生產基地,在林芝建立一個中華蜜蜂生產基地。先后引進和繁育馴化蜂群5350箱,培訓65戶蜂農掌握養蜂實用技術,已培養出23名當地養蜂帶頭人,每戶蜂產品銷售收入最低2萬元以上,最高實現收入30余萬元。蜂產品加工生產已形成規模,營銷網點已初步建立。
圖為拉薩街頭出現了不少背著背簍出售 “藏蜂蜜”的小販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如今,日喀則市南木林縣的仁歐村產出的蜂蜜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這源于村級換屆時,村民優先選任愛蜜蜂懂蜜蜂愿意發展蜜蜂產業的能人。2013年,村支書尼瑪石曲為了讓村民能在家門口脫貧增收致富,在仁歐村組織了四名貧困村民在內的六人,成立了養蜂養殖合作社。在自治區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養蜂合作社從2015年開始盈利,2017年收入增至70萬元。合作社四名貧困社員不僅順利脫貧,而且帶動了仁歐村全體村民參加進來,人均年收入也由2012年的2800元增至今年的9000元以上。尼瑪石曲和鄉親們正打算繼續擴大養蜂規模。
尼瑪石曲說,未來合作社還將利用蜂蜜制作香皂、食品和飲品,進一步提升養蜂的經濟效益。
尼瑪石曲清楚地記得,仁歐村的生態環境從2015年以來明顯改觀。“以前我們上山砍樹,土地沙化嚴重。這幾年老百姓自發種花種樹,給蜜蜂提供采蜜點。綠水青山真的成了我們的金山銀山。” 尼瑪石曲自豪地說。
在山南市乃東區結巴鄉門中村的山腳下,有一個尼吉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自2015年成立以來,法人代表尼瑪德吉和丈夫石井波手把手地教會了100多名農牧民養殖蜜蜂的手藝,帶動20個蜜蜂規模化養殖戶,戶均年養蜂收入達20萬元。如今,合作社與拉薩布瑞藏蜜有限公司建立長期的“公司+合作社”聯合生產經營模式,保障了銷售渠道的暢通和穩定,蜂農們走上了“甜蜜”的致富路。
圖為尼吉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法人代表尼瑪德吉(前右)和蜂農普布旦增將一桶桶蜂蜜裝上汽車,準備運往合作企業拉薩布瑞藏蜜有限公司。攝影:張汝鋒
高原蜂蜜生產技術的研究成功和有效推廣,只是西藏自治區圍繞農牧民增收、服務“三農”、服務產業的科技工作方針指導下的科技推廣項目之一。隨著高原蜂蜜產業規模的發展,產品質量、品質和附加值的提高,通過蜜蜂授粉作用,有利于提升蜜源作物產量和品質;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提高輻射帶動蜂蜜養殖基地周邊蜜源作物種植戶共同致富的能力,用科技帶動了西藏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提高。今天的西藏高原蜂蜜產品由于品質優異,已在國內外市場上具備了較強的競爭力。(中國西藏網 綜合/周晶)
據了解,地震發生時,林芝市墨脫縣、米林縣及周邊縣區震感強烈。波密縣扎木和古鄉、巴宜區魯朗鎮、米林縣派鎮等地方部分房屋出現裂縫,少數房屋屋頂倒塌。
今年,共有300余位義工等參與粉刷,共使用92噸天然顏料。顏料按傳統配比,添加牛骨膠以增加黏性。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貢嘎介紹,布達拉宮粉刷不只為美觀,更可以保護墻體建筑、加強防雨功能。
金秋十月,記者走進美麗西藏,林芝、波密、八宿、察隅等美景映入眼簾。西藏經濟建設、鄉村建設日新月異,山川秀美,草木旺盛,并保持著良好的原生態環境,令人神往。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8月21日09時12分在西藏林芝市波密縣(北緯30.37度,東經94.84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本期《媽媽的選擇》,8對母女將為我們帶來屬于她們之間溫情的小故事,無論是潸然淚下還是開懷大笑,都是母女之間愛的表達。
西藏昌都丁青5.5級地震救援進展
西藏游客的層次有三,第一類人止于欣賞美景,第二類人執著尋找信仰,少數第三類人是一個生命在叩問和聆聽另外的生命。
雄偉的布達拉宮、巍峨的珠穆朗瑪、別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今年以來,西藏旅游業持續火熱,預計全年接待游客將突破2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28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眼下逐漸進入隆冬季節,西藏旅游市場趨冷。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進藏機票和火車票票源充足,機票有較大幅度折扣。游客選擇此時進藏,還可享受“冬游西藏”系列優惠。
西藏“野人”之謎歷來被炒得沸沸揚揚,是“世界四大謎”之一。
拉薩住宿住宿條件很好,且不多是拉薩四星三星級的酒店有很多,就算您選擇便宜的客棧也基本無需睡袋。
西藏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16日透露,為促進西藏淡季旅游發展,西藏將適時推出淡季旅游及特色旅游包價產品,并對西藏旅行社淡季接待游客數量作出明確規定,堅決杜絕“冬季關門謝客”現象。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前夕,記者來到日喀則薩迦、拉孜、定日、亞東和江孜等上海援藏五縣,見證了第七批援藏干部們“富民興藏”的智慧和努力。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滬藏情·日喀則行”上海網絡媒體主題采訪活動于8月24日正式拉開帷幕。東方網記者隨團先后走訪薩迦、拉孜、定日、亞東、江孜等地,記錄上海援藏成果,描繪自治區新貌。
9月5日,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慶祝活動籌備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宣布西藏大慶慶祝活動已準備就緒,中央代表團將赴藏參加一系列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