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點名批評:一些地區霧霾應急措施不落實
一場來勢洶洶的霧霾讓京津冀再度遭遇“心肺之患”,環保部9日派出6個督查組,奔赴北京、天津、石家莊、廊坊、保定、邢臺、衡水和邯鄲8個城市,對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進行專項督查。
環保部13日向媒體通報表示,京津冀積極開展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但督查組發現,一些地區應急工作還存在形式大于內容,應急機制不協調、不順暢,部分涉及民生的應急措施難以完全落到實處等諸多問題。
問題一:應急工作形式大于內容
督查組抽查了石家莊市裕華、長安、新華三個市轄區,有兩個區應急期間道路噴霧灑水工作量仍然維持在日常水平。
在邯鄲市,應急響應區域僅局限于主城區。對于邯鄲市區周邊,尤其是工業企業相對集中、排放量占比較多的武安市、峰峰礦區、永年縣等地均未采取應急措施。
在廊坊新世界家園一期工程的工地內,施工方雖然將預案措施上墻,但是現場主管對相關措施并不了解。而廊坊市世錦名城建設項目雖然啟動了應急預案,但車輛清洗設備老舊,使用效果不明顯,無法起到清洗渣土的效果。
問題二:環保部門“單打獨斗” 大氣污染治理協調辦遭降格
督查組發現,一些縣(市、區)只是環保部門在“單打獨斗”。如邢臺市個別縣(市、區)政府在應急工作開展和部門聯動上無實質性舉措。
石家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中心雖設在市政府,但全市大氣污染治理協調辦公室卻從原掛靠市政府降格到掛靠市環保局,給這次應急指揮調度工作帶來了不便。 廊坊市有些部門未按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將應急部署落實情況反饋給市環保局。反饋的內容僅為日常工作內容,與重污染天氣應急關聯不大。
石家莊市重污染天氣應急指揮中心雖設在市政府,但全市大氣污染治理協調辦公室卻從原掛靠市政府降格到掛靠市環保局,給這次應急指揮調度工作帶來了不便。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