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官網4月20日上午曬出安徽省查處違反八項規定成績單,文中稱一年時間,100余萬干部僅填報了約30萬套房產信息。消息被轉載后在網上引發熱議,截至記者發稿,已有3.3萬余條評論。有網友調侃:人均0.3套?難道官員都群居?(4月20日《法制晚報》)
網友之中的確多“高人”。看罷上述“官房填報”的成績單,除了調侃官員疑似“都群居”,更有人“關懷備至”地呼吁道:咱們人均的時候就高,他們人均這么低,建議給他們分套住房,三家領導擠在一起住多不好。而調侃歸調侃,我則認為,“官均0.3套房”未嘗不是一個好消息。
中紀委官網言之鑿鑿,自去年3月份以來,安徽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了五項專項治理,在全省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多占住房和違規建房問題專項清理。雖然截至目前,全省1035775名干部共只填報了區區30余萬套的房地產信息,卻也表明,公務員財產登記和相關的公示工作,確實已在該省實實在在地做起來了。很多百姓期待已久的事情,就怕“光打雷,不下雨”;“官均0.3套房”的數據固然頗具“笑料”,但總比仍是“白紙一張”有所推動和進步。
安徽干部填報房產信息出現“官均0.3套房”的登記結果,盡管讓很多網友看了覺得滑稽,也挺不靠譜;但透過這份報告,卻也很好地提醒了有關部門,官員財產登記和公示不是一種游戲,切忌心照不宣地“為填而填”,甚至稀里糊涂地“一填了事”。正如有些網友所猜測的,干部房產數據的“群居笑談”,或是相關填報規則的不夠嚴謹與細密,使得有關官員可以輕輕松松地隱去“房主”身份;或是有些房產本身就有著“來歷不明”之嫌,就更不敢一五一十地如實填報和登記了。這么說來,下步做到從“要填”到“實填”,就顯得極為緊要與迫切了。
再者,凡事往往利弊相隨。安徽得出“官均0.3套房”的填報登記數據,如今看來可能很讓社會公眾感到失望,乃至憂于如此填報會不會又是一種“轟轟烈烈走過場”。而我卻想,隨著各項監督舉措、監督機制的不斷升級與深入,干部官員的財產申報和登記,必然是會越來越嚴格、越來越明了。而且,對于相關的填報信息,現在或還設定在小范圍的內部公示,不久將來肯定難再“內部”下去。這樣的話,那些如今隱匿瞞報的財產,到頭來想要“實報”“洗白”也是為時已晚,某些自作聰明的官員,恐怕是紛紛要“悔不當初”了。
“官均0.3套房”是個好消息。想到了以上這些,社會公眾無妨暫且放下急于求成的焦慮心緒,靜觀其變于日后的扎緊籬笆。而對一些官員公仆而言,還是趕快認清中央八項規定等正風肅紀的實抓形勢,少抱蒙混過關的幻想,早顯實事求是的清廉。否則的話,像那種連老百姓都騙不了“官房信息”,恐怕真要成為一封另類的“舉報信”,起到“拔出蘿卜牽出泥”的反腐效用。(司馬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