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巖自稱,自己今年64歲,行醫已經40年,診治患抑郁癥的病人數不勝數。
“抑郁癥”等精神類疾病近年趨高發,一些人趁機打著精神科名醫的旗號斂財。央視新聞12月7日曝光精神科名醫的治療亂象引發關注:北京永安中醫院“崔海巖教授”杜撰自己是精神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并移花接木偽造接受央視采訪,看病時不等患者描述病情直接下結論,收取的醫藥費單次就高達3000元。
澎湃新聞12月8日聯系上涉事的北京永安中醫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員稱,“崔海巖教授”已停止看診,該院正配合北京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的調查。
澎湃新聞隨后撥打該院精神科電話詢問是否接受預約看病,接線人員稱“目前電腦的系統出現了故障,不能看病,不知道什么時間能夠恢復”。
2014年以來,已有多地曝出偽造行醫資質、經歷診病而發生醫療事故的事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宋文質告訴澎湃新聞,此類造假的現象多發于私立、民營醫院或者小的診所,由于偽造行為一般很難被發現,往往是出了重大醫療事故后才被揭露,有關部門應從經濟和法律層面嚴加懲處。
移花接木,“崔教授”偽造央視采訪視頻
據央視報道,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抑郁癥”后,一位“崔海巖”教授的介紹十分醒目,“精神學科的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博士生導師”……而且她就職的醫院網站上還貼出了她接受央視采訪的畫面。該網站還顯示,這家醫院是一家非營利性醫院,正在承辦中國首屆大型精神科“五個一”品質愛心援助工程。
央視記者以患者的名義到這家北京永安中醫院掛號,咨詢前臺護士“崔教授”是否為該院精神科權威專家,該護士給了肯定回答,并介紹稱“崔教授”還接受過央視的采訪。
該院網站的視頻顯示,“所謂接受央視”采訪的視頻是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2012年11月份播出的一期節目,內容為“失眠之苦”,視頻中確有崔教授的“采訪”。而該段視頻中除了崔教授,該院的另兩位專家(武玉華、高主任)也接受了采訪。
而崔海巖自稱,自己今年64歲,行醫已經40年,診治患抑郁癥的病人數不勝數。
央視記者調出《每周質量報告》的當期內容與前述醫院網站的宣傳視頻做比對發現,永安中醫院所謂的專家并未接受過央視的采訪,而是原封不動地背誦了其他專家接受央視采訪時說的話,并偽造了臺標、字幕條等,精心偽造合成視頻之后上傳到網站。
“專家”學歷、治療儀器均造假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采訪造假,該醫院宣稱的專家學歷同樣系偽造的。
查詢執業醫師系統可獲悉,崔海巖并不是教授,她畢業于天津職工醫學院內科大專班,原來在一家公司的保健站工作,專業是內科兼外科,也不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的名單之列。而視頻中出現的另一位“專家”武玉華則畢業于某家衛生學校,學歷是中專。
根據《執業醫師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醫師應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診查、疾病調查、醫學處置、出具相應的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
這意味著從事精神診療的醫生只能是精神衛生專業的醫師,內科醫生跨專業診療系違法。
此外,崔海巖所謂的“美國儀器突擊療法”也是完全不靠譜。
據央視記者描述,崔海巖并不太聽病人敘述病情就很快得出結論。在治療過程中,她讓記者接受腦部檢測,聲稱采用美國第三代腦神經遞質檢測系統,在頭部接上幾根導線,十分鐘便能測出神經遞質的數量。
然而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醫療器械查詢系統中,并未查到該款器械。
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西英俊對此表示,神經遞質的測評一般通過腦脊液收集,然后才能做一些相應的實驗得到腦遞質水平或者說它在腦脊液的濃度,單單通過幾個電極式的東西,放在顱腦外皮層,就能收集到腦神經遞質的數量和大小是不現實的。
央視報道后,北京永安中醫院相關工作人員12月8日對澎湃新聞表示,該起事件“發生得很突然,對醫院影響很大。”記者詢問后續處理情況以及對病患的賠償事宜,該工作人員表示,要等事情調查清楚后再做結論,他不愿透露更多信息。
多地曝偽造行醫資質、經歷診病事件
據《法制日報》5月13日報道,楊某等人在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證書的情況下,在一家無證養生館坐診看病,導致一位患有紅斑狼瘡的女患者不治身亡,經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檢察院消息,法院一審以非法行醫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
5月20日,據《信息時報》報道,今年11歲的孫亮由于發燒到佛山南海心仁門診部就診,在掛了3瓶點滴后,孫亮突發嘔吐、抽搐、經搶救無效身亡。相關部門調查后發現,該“醫生”是假冒的,其身份證與醫師執業證書均系偽造。
陜西廣播電視臺《都市熱線》3月5日消息,小何的妻子在西安市西影路王家村里的一家小診所做人流手術,結果當場導致子宮穿孔。經西安市雁塔區衛生局調查,這位所謂的醫生道出了實情:沒有行醫資格證,沒有營業執照。
在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宋文質看來,偽造學歷、職稱,甚至是經歷診病的現象多發生于私立、民營醫院或者小的診所。偽造行為一般很難被發現,往往是出了重大醫療事故后才被揭露。
“醫護人員工作的對象和性質,關乎人類的生命和健康的。”他建議,有關部門在發現問題后,應從經濟和法律層面更加嚴格處理。
昨天,多家房產網站發布一篇有關房地產稅加快進入立法、中央取消房產證70年權限的文章。記者聯系到該文章“采訪”的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他表示這篇文章不靠譜。
記者采訪圍毆老人城管領導,領導稱記者煩死人……
記者采訪圍毆老人城管領導,領導稱記者煩死人……
兩名朝鮮居民稱:好失望。
在互聯網推出4天來,被“購買”超過200萬次。
美國多家電影院25日上映朝鮮強烈抗議的爭議電影《采訪》,沒有發生事故。俄羅斯外交部當天聲援朝鮮,指影片令人反感,朝方的憤怒“可以理解”;美方沒能就所謂朝鮮牽涉黑客攻擊舉出任何證據,卻威脅報復,將“適得其反”。
應尼泊爾外長馬亨德拉·潘迪、孟加拉國外長阿布·阿里邀請,外交部長王毅將于12月26日至29日對尼泊爾和孟加拉國進行正式訪問。26日至27日訪問尼泊爾期間,王毅外長將分別會見總統亞達夫、總理柯伊拉臘,同外長潘迪舉行會談。
稱朝方的憤怒“可以理解”。
美國多家電影院25日上映朝鮮強烈抗議的爭議電影《采訪》,沒有發生事故。俄羅斯外交部當天聲援朝鮮,指影片令人反感,朝方的憤怒“可以理解”;美方沒能就所謂朝鮮牽涉黑客攻擊舉出任何證據,卻威脅報復,將“適得其反”。
應尼泊爾外長馬亨德拉·潘迪、孟加拉國外長阿布·阿里邀請,外交部長王毅將于12月26日至29日對尼泊爾和孟加拉國進行正式訪問。26日至27日訪問尼泊爾期間,王毅外長將分別會見總統亞達夫、總理柯伊拉臘,同外長潘迪舉行會談。
《采訪》,這部制作成本不大、被業內認為“平庸”的惡搞片則搖身一變,成了“捍衛美國言論自由”,“彰顯美國人政治立場”的“愛國片”。國際輿論場上越來越多人相信,一部好萊塢臆想“刺殺別國現任領導人”的影片,正成為美朝網絡開戰的導火線。
據臺灣媒體報道,美國惡搞喜劇《采訪》(The Interview)一周前宣布取消原定在圣誕節上映的計劃。
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熱門人選、《狐貍捕手》男主角史蒂夫-卡瑞爾就在推特上留言表示,“今天是創作言論自由的悲傷之日。”
不等患描述病情直接下結論,收取醫藥費單次就高達3000元。
低頭看手機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人在發微信,有些人在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