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新聞中心 > 省內(nèi)新聞 > 正文

          周口農(nóng)民32年前捐19件文物 填補故宮藏品空白

          2017年06月19日07:46  來源:大河網(wǎng)

          5034

          周口農(nóng)民32年前捐19件文物 填補故宮藏品空白

            手拿父親何剛的捐贈憑證,何俊清說,這是父親留給他最寶貴的財富。記者于揚實習生李玉坤攝影

          周口農(nóng)民32年前捐19件文物 填補故宮藏品空白

            何剛捐給故宮的文物(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周口農(nóng)民32年前捐19件文物 填補故宮藏品空白

            何剛捐獻的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

          周口農(nóng)民32年前捐19件文物 填補故宮藏品空白

            何剛生前(記者翻拍)故宮博物院里,何剛的名字顯示在捐獻者名錄上。周口晚報供圖

          周口農(nóng)民32年前捐19件文物 填補故宮藏品空白

            □記者 于揚 實習生 李玉坤 文圖

            核心提示|從22歲那年開始,周口農(nóng)民何剛的命運便和文物捆綁在一起,直至他今年離世。

            1985年,在商水縣固墻鎮(zhèn)固墻村的家中,何剛挖出19件元代銀器,隨后捐贈給故宮博物院,填補了該院藏品的空白。因為此,何剛的名字被鐫刻在故宮博物院專門為捐獻者設立的“景仁榜”上。之后的數(shù)十年間,在獲知何剛家接連遭遇變故,一度陷入生活窘境的消息后,故宮方面還兩次拿錢資助,希望盡綿薄之力幫助何剛渡過難關。

            今年5月30日,濟南高鐵工地上,一臺龍門吊在拆除時發(fā)生傾覆意外,正在工地干活的何剛和另外5名工友不幸遇難。得知消息后,故宮方面表示深切哀悼,并將于近日為何剛專門舉行追思會,紀念這位普通農(nóng)民保護文物、捐贈文物的情懷。

            挖出寶貝

            挖坑支石磨,小院里挖出元代文物

            1985年的秋冬之交,商水縣固墻鎮(zhèn)固墻村的農(nóng)民正忙著出紅薯。

            具體是哪一天已經(jīng)沒有人記得了。22歲的村民何剛,想著祖上有磨豆腐的技術,他準備傳承下來,靠磨豆腐給家中增加些收入。那天,他在自家宅基地中挖坑準備支石磨,也不知道挖了多深,突然一口大土缸呈現(xiàn)在他面前,打開后發(fā)現(xiàn),里面有瓶子、盤子和小船,看起來非常精美。有著小學文化水平的何剛猜測,這可能挖到文物了。

            當天晚上,何剛拿了其中幾件東西,敲開了時任村副支書劉紅恩的家門。“他一見面就說挖到寶貝了,問該咋弄,能賣不能賣,別出了啥問題,尤其是別叫人弄跑了。”今年65歲的固墻村支書劉紅恩回憶,當時的何剛滿是擔心。最終,他和何剛慎重商議后作出一個決定:不能賣、不能犯錯誤、不能因為這出事,要給國家。

            “但我們不懂啊,就商量咋樣才能給國家,這時候想到了一個人,固墻食品公司的主任于東漢,于東漢是當兵轉(zhuǎn)業(yè)干部,他有個戰(zhàn)友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警衛(wèi)隊。”劉紅恩說,他和何剛找到于東漢說了此事,于東漢答應和他們一起進京。

            進京聯(lián)系

            一路不敢睡覺,三個人緊盯文物

            在家準備了兩天,何剛、劉紅恩、于東漢3人一起動身了,他們搭乘于東漢一位戰(zhàn)友的車先到漯河,而后買火車票去往北京。

            “第一次去我們沒有把文物帶完,只帶了幾件,用一個紙箱子裝著。”劉紅恩說,在火車上都沒敢合眼,3雙眼睛緊盯著箱子,生怕有啥意外發(fā)生。那時候的心情不知道是激動還是忐忑,在沒有跟故宮接頭之前,他們感到身上肩負著一項巨大的重任。

            如今何剛、于東漢都已離世,據(jù)劉紅恩回憶,到達北京是夜里,他們沒有住旅店,因為來前已經(jīng)電話聯(lián)系了于東漢在故宮的戰(zhàn)友,他們連夜到了故宮北門。

            “敲門,有人開門問找誰,我們回答找警衛(wèi)隊的崔保賢(音)。對方說,‘哦,找老崔啊,我去喊他’。”劉紅恩說,就這樣,他們隨后在崔保賢的帶領下,搬著箱子進了故宮,見到了故宮文物管理處的梁金生先生。

            “當時專家說,先把東西放這兒吧,回去看看還剩多少件,都帶來吧。”劉紅恩說,他們3人就回了河南。間隔幾天后,他們將剩余的文物全部帶上,再次去了故宮博物院。

            這一次去,故宮把文物收下后,給了何剛等人9000元錢。“8000塊錢算獎勵,1000塊錢算我們兩次往返的路費。”劉紅恩說。

            這個時候,何剛家挖出寶藏的事情漸漸傳開。今年77歲的村民智告回憶,當時有文物販子找到何剛家,“掂一麻袋錢要買何剛的文物”,何剛說都給國家了。文物販子不信,覺得他留的還有,后來三番五次有人上門,全部都是空手回去的。

            首獲幫助

            妻子身患尿毒癥,故宮伸援手

            捐贈文物后,何剛回到農(nóng)村家中依舊過著平凡的生活。去江蘇無錫撿破爛,去上海搞綠化,去山東當建筑工,輾轉(zhuǎn)多地干雜活、打零工。這期間,何剛經(jīng)歷了不少變故:首先是第一任妻子因故去世,之后是第二任妻子身患尿毒癥。

            2003年,何剛第二任妻子尿毒癥已經(jīng)到了晚期,借遍了親朋好友,家中的樓房只蓋了一層后被迫停工了。萬般無奈之下,街坊鄰居提醒何剛:你以前給國家捐了那么多文物,能不能去北京求助,爭取點救濟。

            何剛寫了份申請,村支書劉紅恩加蓋了村里的公章,寫上“情況屬實”幾個字。在表哥張黑孩的陪伴下,何剛借了1000元路費去了北京故宮博物院。

            “當時心里沒底啊,何剛還打退堂鼓,說故宮曾給過9000塊錢,再找人家還會給嗎?”張黑孩說,何剛當時心里很糾結,一是覺得問人家要錢心里過意不去,二是不知道故宮能不能幫忙。

            張黑孩回憶:“到了故宮接待室,將蓋有村里公章的申請遞上去,對方讓我們先回河南。過了大約20天,故宮來電話說,請到故宮取錢。去了之后,故宮給了5萬元現(xiàn)金。”

            這解決了何剛的燃眉之急,但最終沒能扭轉(zhuǎn)命運。當年地里倭瓜豐收的時候,何剛身患尿毒癥的妻子離世了。

            再獲幫助

            家里再次陷入窘境,故宮依然伸手幫助

            第二任妻子的病逝,對何剛打擊很大,他整個人精神幾近崩潰,好像變了個人。“整天喝悶酒,有時候不要菜,有時候買一塊錢的花生米,喝的也是幾塊錢的廉價白酒。”固墻村的多名村民回憶說。

            “他總是喝了酒去俺家,訴苦說太難了,不知道以后該咋過。”劉紅恩說,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大半年,在街坊鄰居的勸說鼓勵下,何剛逐漸從妻子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再度背上行囊外出打工。

            這樣外出打工斷斷續(xù)續(xù)幾年,變故再度來襲。2006年,何剛年邁的父親患上股骨頭壞死,且雙目幾乎失明,為給父親治病,家中再次欠下4萬元外債。

            這一次,依舊是在大伙的建議下,他再次求助故宮。帶上村里的介紹信,他借錢去北京找到了故宮博物院幾次接待他的梁金生,又一次拿回5萬元救助款。

            正是這關鍵的救助,使得何剛的父親支撐到現(xiàn)在。如今,80多歲的老人雖然留下后遺癥行動有些不便,但思維各方面都還可以。

            何剛簡介(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

            何剛先生,河南省商水縣固墻鎮(zhèn)固墻村村民。1985年在自家挖出元代銀器數(shù)件,遂主動捐獻給故宮博物院。這種自覺保護出土文物的行動值得我們大力弘揚。1986年,又捐獻元赭釉大缸1件。

            何剛捐贈了19件文物

            元代各式銀盅7件、各式銀瓶4件、各式銀盤3件、銀蠟臺2件、銀塔座2件、銀舟1件(以上各件均有傷殘),還有銀殘片1包,共計19件文物。

            經(jīng)過鑒定,何剛捐贈的這批銀器被定為二級甲文物1件、二級乙文物11件、三級文物5件、一般文物2件,其中一個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尤為珍貴,這些銀器在以后的展覽中被多次使用。

          文章關鍵詞:故宮;元代銀器;銀鍍金鏨花雙鳳穿花玉壺春瓶;1986年;文物販子 責編:李婭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故宮游免費,溫暖的文化啟蒙

            去年,故宮首推免費開放日的消息經(jīng)媒體爆出后,網(wǎng)友們紛紛點贊支持。故宮也說到做到,從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六個月中,每月的首個周三都成為主題免費開放日,教師、志愿者、醫(yī)務人員等先后成為免費“嘗鮮”的特定群體。

          • 故宮《清明上河圖》回庫 將換《蘭亭序》等

            昨天凌晨3點,隨著最后一批書畫愛好者從故宮武英殿離開,已公開展出34天、接受逾10萬人參觀的《清明上河圖》正式回庫休養(yǎng)。

          • 故宮四大區(qū)推遲一天開放 登城墻擬每5分鐘50人

            昨晚,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發(fā)布公告稱,原定于10日開放的慈寧宮區(qū)域、午門-燕翅樓、東華門古建筑博物館等將于10月11日正式面對公眾開放。

          • 故宮“黑名單”制度值得認真推廣

            據(jù)媒體報道,為了懲戒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故宮建立了“黑名單”制度。亂刻、亂畫、破壞文物的,或加價出售門票從中牟利的黃牛,以及在故宮之內(nèi)兜售小商品、發(fā)放一日游小廣告的人員勸阻無效的,就會被列入黑名單。

          • 故宮首次公開回應靈異事件 稱純屬子虛烏有

            一直以來,社會公眾對于有關故宮的各種靈異事件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甚至有網(wǎng)絡恐怖小說以此為題材,編造稀奇古怪的恐怖故事,讓紫禁城平添神秘色彩。昨天,故宮官方首次就此進行公開回應:所謂“靈異事件”純屬子虛烏有。

          • 新聞
          • 財經(jīng)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wǎng)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shù)據(jù)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wǎng)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方式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wǎng)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人妖系列 | 午夜久久第一场电影 | 最新亚洲国产精品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久爱亚洲伊人 | 日本看片视频区一区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