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3日17:21 來源:光明網
——追思李保國教授
并不太敢碰觸這個關于教授的話題,因為一位受人愛戴和敬重的學者在五十八歲就英年早逝,這無法更改的事實讓人心中痛惜。可又忍不住去思考一些事情,或者對于像李教授這樣三十多年都是在奉獻的人來說,能夠讓后輩們通過回顧他的生平事跡去思索人生、振奮精神、效仿先賢,才是對他最好的緬懷和追憶。
巍巍太行,千百年來一直就是河北人的魂脈與筋骨所在,這座山就是河北人自己的史書。在戰爭時期,把名字銘刻在太行山上的英雄很多,但是在和平年代,想做一個被太行山永遠記住的男人,真得很難。李保國教授做到了。
他是河北農業大學的教授,農學博士,主要研究山區開發治理和經濟林栽培技術,同時擔任博士生導師。從1981年起,李教授就號召學生和他一起扎根太行,一扎就是三十多年。期間,他在當地推廣了36項林業技術,累計增加農業產值35億元,純增收28.5億元,先后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
生時,他的足跡踏遍太行,研發出多項專門適用于太行山區的林業技術、打造了數個全國知名的農產品品牌,帶領太行山10萬群眾脫貧奔小康,被村民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猝然離去后,古城保定舉城皆哀,數千人自發送教授最后一程,各種私家車輛把保定南半城堵得水泄不通。
在綿延不絕的太行山中,教授這三十年做過的事、說過的話,都已經成為了傳奇,因為他用自己最實際的行動,真正改變了無數農民的命運。而且這種改變是具有生命力的,即使現在教授離開了,他傳授給農民的那些知識和留下的科研成果,依舊會讓一代代農民繼續富裕下去,所以李保國教授是真正做到了精神與太行同在,就如同那些在戰爭中留下了名字的英雄一樣,年年太行遍山披綠之時,人們也會再一次憶起教授的功績。
李保國教授用他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個“掌握著知識的人”、一個知識分子的“以身報國”。
作為一個“擁有一些知識的人”,究竟該如何使用手中的知識?在這個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終極使命究竟又該是什么?這確實是每一個認為自己具有一定學識的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知識的力量太強大了,它在武裝人們頭腦的同時,也會影響人的思想和內心。所以,有的人成了知識的奴隸,固步自封,深陷知識的迷宮,找不到出口。有的人因為覺得自己有了知識,就變得狂妄,妄想凌駕于眾生之上,把知識當成自己專屬的武器,把其他人都當成任他宰割榨取的羔羊。或者把知識當成抬高身價的資本,不斷為自己換取各種利益。
而李保國教授感動人心也是撼動人心的地方,就是他守住并做到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所信守的本真: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知識”最根本的價值就是服務于人類;知識分子的終極使命就是“利益眾生”。這一點,李保國教授做到了。作為博導、教授,他一生教導了很多個學生;作為一位優秀的知識分子,他用自己這一生的行為和事跡寫成了一本最有價值的教科書,教導更多的人懂得該如何使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功利為標尺、以幫助他人為快樂、以利益眾人為追求。這正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信仰。也正是李保國教授這一生事跡最好的總結。
從小學到高中,因為同學中始終都有河北農大和林學院的教師子弟,所以我們從小就在那片校園中玩兒,在兒時的記憶里,校園中到處都是叫不出名字的美麗花木。而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已經有人窮其一生,把這些美麗花木遍植太行。愛國、愛家,就是這個意思吧?把自己所掌握的美麗和價值,最大限度播撒到家與國的每一寸土地上。
賢者已逝,仍舊讓人痛惜;英靈未遠,在傾聽世人的聲音。仰望前輩學者的風范與心胸,學習這種行為,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對逝者最好的追憶。(聶昱冰)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記者發現,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擁有超過17萬付費訂閱者,價值近3500萬元。而這僅僅是眾多網絡付費內容中的九牛一毛。
包括知乎、果殼、喜馬拉雅等平臺也紛紛發力,試水付費類產品,形式上各有特點,也都各自收獲了一定規模的用戶。知識付費是否會再造知識傳播體系?內容付費浪潮會不會是曇花一現?似乎沒有表面看上去這么簡單。
包括知乎、果殼、喜馬拉雅等平臺也紛紛發力,試水付費類產品,形式上各有特點,也都各自收獲了一定規模的用戶。知識付費是否會再造知識傳播體系?內容付費浪潮會不會是曇花一現?似乎沒有表面看上去這么簡單。
還記得古往今來的御用文人經常喜歡說這樣一句話:擁有知識可以使人擺脫悲慘的命運,可以讓人獲得成功發展的契機。
知識與能力并重 視野與素養共育.
日前,正陽縣公安局民警在大林鎮街頭向留守老人宣傳安全防范常識。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8日在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上表示,2012年全國知識產權系統共受理專利糾紛案件2510件(其中專利侵權糾紛案件2232件,其他專利糾紛278件),查處假冒專利案件6512件。辦案總量9022件,比2011年增長兩倍。
研究生自殺、高考生“被落榜”、艾滋村走出的大學生、十二次高考的“當代范進”……十六個關于讀書的故事,十六個家庭的酸甜苦辣。
《負傷的知識人》探討了民國時期數十位大小不等知識人。
據統計,正常情況下,人們平均每分鐘眨眼15次左右;而操作電腦時每分鐘眨眼5次;玩電腦游戲時每分鐘眨眼3次。眨眼頻度的減少,會導致眼睛淚腺分泌淚液功能下降,從而出現眼睛干澀、發癢、灼痛等癥狀,長期以往會造成視力的下降。
究竟什么才是糖耐量檢查呢?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糖耐量是什么呢,通俗地說就是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能力。
我國是茶之發源地,茶文化同樣博大精深。可能你每天都在喝茶,但關于茶的一些冷知識,你可能并不知道。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漲漲知識,讓你成為一個茶文化專家哦!
9月5日私家車999&南熙福邸“消防小主播”選拔賽,讓小朋友們學習了解消防知識的同時,能更在舞臺上一展才藝。
從一年級起,我們就因為能夠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能夠佩戴上鮮艷的紅領巾而驕傲自豪,但是我們也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級的升高,敬隊禮不那么標準了,入隊時的宣誓似乎有些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