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人見物見生活:流動的運河文化
2018-06-13 09:5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打印本頁 關閉
圖為“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暨第四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展覽大廳。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12日訊(記者 裴小閣)由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門聯合大運河沿線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五省文化廳共同主辦的“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暨第四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將于6月13日在北京展覽館落下帷幕。
本次展覽以“流動的運河文化”為主題,旨在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獨特文化作用,認真做好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篇大文章,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為廣大群眾提供體驗、學習、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空間,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我們的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認同感和幸福感。
本屆展覽1號館以“大運河上的文化傳統”為主線,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天津、北京8省市展區,11號館則以“大運河畔的文化傳承”為主線,以京津冀為核心,呈現京津冀三地文化同源、大運河文化帶各省市齊心協力、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