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給景區“放個假”
2018-06-04 09:58 來源:廣州日報 打印本頁 關閉
據報道,西藏那曲市宣布普若崗日冰川將進入生態恢復期,為確保冰川區域內生態環境持續轉好,從6月1日起將暫停各類旅游接待服務。據悉,在普若崗日冰川景區可觀賞到成群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等野生動物,近年來隨著自駕游興起以及交通條件改善,游客、探險愛好者紛紛前往當地旅游觀光,給當地帶來了不小的生態壓力。
旅游勝地因生態壓力而暫停開放,在國內外有不少先例。比如北京南鑼鼓巷從2016年開始就出臺規定,由于游客人數嚴重超出景區承載能力,將不再接待旅游團隊。而在國外,不久前菲律賓也宣布對其世界著名的長灘島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封島,以保護島上生態環境。自然風光不應成為旅游業的“一次性消費”,只有保持生態環境的穩定,才能換來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暫停開放、封島等行為,看似對短期利益有一定損失,但長期來看無疑是必要的。眼下,國內相當一部分旅游景區游客數量“超載”嚴重,也應借鑒這一制度,視自身需要給景區適時“放個假”。
但話說回來,景區暫停開放,會損傷景區自身經濟利益,難免有一些經營者不顧長遠利益,將自然資源的旅游價值開發殆盡。因此,除了呼吁景區經營者加強自律、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外,最重要的是相關管理部門要提前介入、做好監督。環境保護部門、旅游管理部門等,不妨對轄區內的景區、自然資源做一個摸底排查,可以根據各個景區的生態保護現狀發布具有一定強制力的指引。比如,為了保持良好旅游秩序,相關部門已督促各大景點制定最大承載人數等限制性指標,一旦超出就必須暫停接待。這一思維也可應用在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上。同時,對那些明知景區處于關閉狀態仍執意要“探險”的游客,應當作出相應處罰,直至列入旅游黑名單,以儆效尤。(章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