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映象網首頁 新聞 原創 視頻 評論 財經 房產 汽車 家居 教育 健康 科技 旅游 體彩 消費 娛樂 公益 河南爆款 數讀有道 鄭在讀書
          智庫河南
          映象首頁 > 智庫河南 > 重點推介 > 正文

          中國經濟全球化報告

          2018-05-17 09:42 來源:光明日報

          [摘要]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什么?經濟全球化未來將何去何從?中國將如何應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對于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課題組

            編者按

            近年來,從國際上看,中國因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從國內來看,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了增速換擋、結構調整與“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需要增長動能呈現出新的變化。如何客觀評估和看待這些問題,并以科學高效的決策施策正確應對?5月16日,光明日報社與南京大學聯合發布兩份智庫報告——“中國經濟動能指數報告”與“中國經濟全球化報告”,對此作出深刻解答。本版今刊發重點內容。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貢獻者,今天的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自主擴大進口,積極融入全球價值鏈。上世紀下半葉以來,國際分工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垂直專業化分工逐漸成為人類組織生產活動的新方式。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給經濟全球化的未來帶來不確定性。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什么?經濟全球化未來將何去何從?中國將如何應對?以上問題的回答,對于中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程度、分工位置

            除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2004—2007年,2000—2014年間中國單位商品的國外增加值占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經濟整體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指數從2000年的8.07%上升到2006年的最高點12.56%,在此之后下降到2014年的9.64%,其中,以工業部門為主的第二產業新增價值創造對于全球價值鏈的依賴程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服務業部門新增價值創造對于全球價值鏈的依賴程度卻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經濟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指數從2000年的11.09%上升到2005年的15.62%,再下降到2014年的10.93%,呈現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變化趨勢。

            產出上游度和投入下游度是反映一個國家(行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分工位置的兩個指標。分析發現,中國經濟無論是上游度指數還是下游度指數均顯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前者在分析期間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后者增加幅度卻非常有限。與中國經濟整體相關的全球價值鏈地位指數曲線在分析期間保持在零點附近小幅波動,說明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上大體位于中游位置。作為制造業大國,分析期間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指數始終為負,加入WTO后負數的絕對值有所擴大,應該與我國制造業主要通過加工貿易方式參與國際分工有關,2005年以來該指標有所回升,說明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產業國際競爭力

            我國第一產業出口具有顯性的比較優勢,但分析期間顯性比較優勢有所下降,特別是2008年呈現出快速下降的趨勢;第二產業的出口具有顯性比較優勢,在分析期間呈現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倒U型趨勢;第三產業出口具有顯性比較劣勢,但分析期間劣勢在逐步縮小。將貿易方式區分為中間品貿易和最終品貿易后,可發現我國農業部門的最終產品出口比中間產品出口更具有顯示比較優勢,我國第二產業最終產品出口的顯示比較優勢要超過中間產品貿易,但兩者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對于我國第三產業而言,無論是傳統貿易還是中間產品貿易,國際競爭力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分析期間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我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部門國際競爭力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最終產品貿易引起的;資本密集型制造業部門的國際競爭力分析期間得到了有效提升,其中中間產品貿易提升效果更為顯著;技術密集型制造業部門中間產品貿易的國際競爭力高于最終產品貿易,分析期間的上升趨勢也更為顯著。

            中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影響力和感應度

            隨著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體系的建立,中國經濟順利融入全球價值鏈之中。在此過程中,中國對于世界不同地區的感應度和影響力變化有所差異。其中,對于歐美發達地區的感應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但影響力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與歐美相比,我國對亞洲周邊地區的感應度提升程度有限,影響力近年來反而有所下降;對于包括大量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其他地區而言,我國對其感應度提升程度非常有限,但是影響力在分析期間有了明顯提高。在三次產業中,我國第一和第三產業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感應度和影響力并沒有太大變化,而第二產業在感應度大幅度上升的同時,影響力也有了明顯的增長。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國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變化

            將中國經濟增長區分為基于國內價值鏈創造和基于全球價值鏈創造的兩部分,基于國內價值鏈所創造出來的新增價值占我國GDP總量比例從初期的91.96%下降到期末的90.33%,分析期間下降了1.63個百分點。基于全球價值鏈創造出來的新增價值占比上升了1.63個百分點,說明即使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和近年來逆全球化的影響,全球價值鏈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仍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經濟全球化進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中國加入WTO后融入國際分工體系的2002—2008年間,出口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與其相關的增加值占我國GDP比重于2006年達到最高點28.03%。但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盛行,2014年出口拉動的增加值占比下降到19.27%,以投資和消費為主的內需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伴隨著國際垂直專業化分工體系的構建,產品的生產工序被分割成不同部分,并根據各國或地區的資源稟賦及比較優勢,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進行配置,對我國產業結構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國三次產業各組成部分占比變化趨勢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即基于國內價值鏈且滿足本國最終需求的增加值在總量中占據較大的比例,呈現出U型變化趨勢,相反,與出口相關部分的增加值部分占比并不高,且在分析期間呈現出倒U型變化趨勢。此外,基于國內價值鏈和全球價值鏈的GDP具有不同的產業結構,對于國內價值鏈而言,第一和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要更大一些,對于全球價值鏈而言,第二產業所占的比例要更高一些。因此,隨著中國經濟對于全球價值鏈的參與度提高,第二產業所占的比例也進一步擴大,相反,隨著全球化進程放緩甚至逆轉,第三產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得到快速發展,2000年中國GDP占世界經濟總量比重為3.79%,2014年已上升到13.93%,分析期間上升了10.14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同時期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雖然也取得較大收益,但由于其處于高收入階段,GDP增長率與發展中國家相比較緩慢,導致其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從數量角度而言,全球價值鏈對中國GDP在世界總量中占比的推動作用比不上國內價值鏈,但從增長速度而言,全球價值鏈的推動作用卻更快一些。中國制造業部門在全球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0年時中國制造業在世界總量中占比僅為6.72%,但到2014年已經上升到25.01%,分析期間上升了18.3個百分點。深入分析可見,雖然制造業大部分新增價值都是基于國內價值鏈所創造,但融入全球價值鏈卻加快了其發展速度,說明參與國際分工對于我國成為制造業強國產生了重要影響。

            逆全球化現象背后隱藏著深刻原因。面對日益壯大的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希望通過推動逆全球化來維持原有的經濟格局和治理體系;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由于承擔角色而引發的新矛盾,也是逆全球化產生的原因之一;收入分配不均阻礙了全球化進程。當前經濟全球化雖有諸多不足,但卻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增長。中國加入WTO促進了經濟全球化進程并推動了世界經濟增長,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受阻,世界經濟增長率近年來也有所下降。分析發現,無論是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從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取得巨大收益,其中,發達國家由于分享了發展中國家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獲得收益更為顯著一些。

            新經濟全球化方案實施的對策建議

            結合本報告研究結果,針對“新經濟全球化”方案實施提出政策建議如下:

            因為逆全球化等國際因素,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度近年來有一定回落。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有更大作為。

            中國要有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發揮更重要功能的準備,要抓住全球價值鏈重構的機遇,擴大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

            要協調好與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之間關系,共享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體系,不應輕率地引發貿易摩擦。

            要在廣闊內需基礎上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國企業要利用廣闊的內需市場,構建以我為主的全球價值鏈,以更加主動積極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

            將全球價值鏈升級和國內產業結構轉變結合起來,提升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必須加強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產業融合,抓住國內產業結構轉型的機遇,通過服務業,特別是生產者服務業的發展推動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轉移。

            要通過技術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設等,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中國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線”兩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和地位。

            中國近年來經濟增長之所以出現減速現象,與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進程放緩甚至逆轉密切相關。因此,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環境下,中國要韜光養晦,在修煉好內功的同時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為抓住下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機遇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課題組 執筆人:劉瑞翔、顏銀根、戴楓)

          (責任編輯:王慧)

          專題

          專欄:決勝全面小康  讓中原更加出彩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刊發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研討會

          理論豫軍

          以金融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以金融改革助力鄉村振興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_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_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_一区二区三区色视频

          1. <i id="wo86o"><bdo id="wo86o"></bdo></i>
                <thead id="wo86o"></thead>
              1. <code id="wo86o"></code>
              2.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