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家統計局今天上午公布了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0.28%,相比1月回落顯著;同比漲幅8.6%,漲幅同樣繼續回落。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國家統計局今天上午公布了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總體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0.28%, 比1月顯著回落;同比漲幅8.6%,漲幅同樣繼續回落。這是2011年2月份以來,70個大中城市房價的首次雙雙收窄。具體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分別是57個和46個,分別比1月份減少了5個和2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57個城市中,漲幅比1月份回落的城市有40個,比1月份增加了15個,最高漲幅為0.7%,最低漲幅為0.1%。
同時,房價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和1月份相同,但漲幅也有回落。新建商品住宅同比價格上漲的69個城市中,漲幅回落的城市有65個,比1月份增加了28個,最高漲幅是上海、為18.7%,最低漲幅為1.8%。無論環比還是同比,漲幅回落的趨勢都相當明顯,一線城市尤其如此。3月上半月,北京新建住宅簽約3346套,二手房住宅簽約3906套,創造了北京樓市近年來的同期簽約量最低值。上周末,位于北京大興的萬科一個樓盤,以每平方米低于預期近3000元的價格入市,引來千人搶購。保利地產近期在廣州的三個項目同時推出了“一成首付”優惠活動。一直被認為不會降價的一線城市,房價出現松動跡象。
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漲幅0.28%,相比1月回落顯著;同比漲幅8.6%,漲幅同樣繼續回落。這是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同比3年來首次雙雙收窄,是不是預示著房價可能步入下行通道?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經濟學者馬光遠認為,大家對整個房地產未來預期的逆轉已經出現了很多苗頭,事實上從一月份開始,整個房價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趨緩的形勢極為明顯。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從房地產交易的數據表現來看,大家基本上都處于觀望階段,而且這一次是在政策完全處在一個空白期的情況下大家開始觀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說從三四線城市開始的觀望潮蔓延到一二線,從三四線開始的降價蔓延到一二線以后,整個房地產的預期可能會逆轉。
馬光遠表示,這次的觀望潮是大家對市場的一個反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2013年整個房價漲的太猛,漲的太快,總體房價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位。第二,今年整個貨幣政策可能跟以往不一樣,以往一旦經濟下滑的話,整個貨幣政策立即就會出現變動,貨幣供應量就會增加,然后緊接著整個經濟的數據又會上去,但這一次這種狀況沒有出現。第三,從整個宏觀經濟來看,一二季度的很多數據可能出現了跟大家預期相比比較差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從貨幣的拉動來看,還是從經濟自身的拉動來看,還是從房地產的一個基本周期來看,都站在了一個非常敏感的位置,所以大家非常擔心。現在市場真的到了一個方向性選擇的時候。
馬光遠說,因為影響房價的因素非常多,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判斷房價下一步會怎么樣,但是從各個影響房價的構成因素來看,比如說貨幣的因素,今年錢肯定會特別緊,這對整個房地產肯定是不利的。第二個是收入的因素,房價跟收入之間的差距顯得越來越大。第三個,從經濟本身的高速增長以前對房價的增長優勢來看,今年這個因素也不存在。第四個,從政策層面來看,我們沒有看到行政主導調控這么一個思路的繼續,我們現在都在搞一些長效機制,比如說不動產的統一登記、信息聯網等等,這些長效機制對整個房價都有下降拉動作用。第五,最近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民幣的貶值。如果人民幣是一個弱勢表現的話,對整個房地產的壓力也非常大,因為熱錢可能會走掉,海外一些看好中國房地產的資金可能不再看好。整體來講,今年對整個房地產向下的力量遠遠高于向上的力量,一二季度到三季度,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壓力會非常大。
馬光遠指出,中國百分之百承受不了房地產周期的結束,因為目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們的經濟真的被房地產綁架了,從去年的數字來看,無論是房地產占GDP的比重,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還是房地產的融資額,大家整個思維都圍繞房地產。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房地產出問題,中國經濟肯定好不了。一旦房價真正進入到一個下跌通道,我們根本就沒有做好下跌的準備。如果房價真的出問題,恐怕現在的中國經濟會受不了,我們承受不了這種風險。